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伽经 149:四十岁的人要对你的貌相负责,五十岁的人要对你的心境负责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81027)点击进入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(全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二(点击标题观看)


楞伽经【六】22

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慧律法师讲座

楞伽经(六)22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诸位!“六度”都是以“离妄”为本,如果不能离妄想,这个出世间上上波罗蜜就没有办法成就,布施必须以真如无相布施,持戒必须以真如无相持戒,只要著相就不能达到上上檀波罗蜜。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,觉自心现妄想量摄受,是觉了一切诸法,都是于自心现的妄想量摄受,就是于一切不生妄想,以及自心能所二法,“二”就是二法,非有自体性,能缘的妄心无自体性,所缘的假相也无自体性,一切法“不生妄想”,注意这四个字,于一切法“不生妄想”,“不生妄想”就是离相,“不生妄想”就是真如,“不生妄想”就是无相,“不生妄想”就是毕竟空寂。六度没有这四个字:不生妄想,不成为波罗蜜。真正的上上波罗蜜,就是一切法不生妄想,简单讲,布施,没有能布施,没有所布施,就是我这样布施,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,我也一样这样护持。

所以有很多人来到讲堂,很了不起:师父!我助印《楞严经》、《楞伽经》。有时候101就问他说:你要不要开个收据、感谢状啊?他说:不用、不用、不用。他什么都不要这种东西,他:既然我拿钱出来布施了(什么都不要)。他就不要。倒是我告诉你比较会麻烦一点的,就是那个水陆法会,那个水陆法会你注意看唷,那个出了几万的,从来不会给常住带给困扰;都是那个出一百块的:来!有没有把我写上去。开始就找了。喔!没有给我写上去。大声的都是出那个几百块的,这个带给我们常住的人很困扰。他有权利这样查询,有没有名字?自己去找,找不到,走马看花找不到,然后又叫101的师姐下去找,名字真的找到,有啊!我们哪有拿你的钱不把你的水陆的名字写上去?我们哪抵得过那个无形的众生?那个会来找写字的人耶,真的!有人要写这个亡灵的牌位,那一天晚上忘记了,整个晚上睡不着。

为什么?老是有人来他的那个脚,一弄,他又醒过来,奇怪!今天晚上怎么睡不着呢?要睡着了,脚又有人去动他,后来想:糟糕了,哪一个亡者忘记写了。立刻就补进去,就好了。所以我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的,你一百块来我们也很珍惜,我们真的!你只要写上来的。但是有一种很糟糕的,很糟糕的就是:那个老菩萨来报名,老菩萨来报名,他不会写字,不写字。然后就讲:你那个报的那个亡者什么名字?他又不会写,然后随便念一个音,后来他的家人来这里发脾气。说:我们有写啊,有写。找、找,找不到,因为他不会写字,他只有念一个音,念一个音以后,101写完。哇!他的家人来这里很不满,很不满意啊。我们没有跟你误写。后来就看看是哪一个人来报名的,那一天是老菩萨,他不认识字,他只念一个音,念一个音。就像我妈妈叫朗饲,她要怎么写?对不对?简家她母亲叫做罔腰,一个朗饲、一个罔腰,我们两个,我们这家子跟简家可能有什么亲戚关系,一个朗饲、一个罔腰,没有写过的人突然要写一个朗饲、一个罔腰,她不知道如何写它,对不对?

因此我们要了解,一切波罗蜜都是不生妄想,而于未来的诸六道的趣果,摄受非分,“非分”就是非有其分,自心色相不计著,自己的心中对于所布施的相,这个色相是指所布施的金钱,或者所布施的,譬如说你布施一台钢琴,我不执著。这个小朋友家里很穷,我布施一台二手货的钢琴给他,对于所布施的相,这个色相不一定是金钱,包括一切能用的日用品,一切都可以,叫做色相,也不计著!意思就是不会执著这个六尘的这些布施,简单讲就是不住相布施。不计著为安乐一切众生故,生檀波罗蜜,这个时候叫做布施波罗蜜,檀波罗蜜就是布施波罗蜜,起上上方便,就是你要达到布施波罗蜜,就是用真如无相的般若智慧布施,没有能布施的相,也没有所布施的这个物,没有所布施的物,这样子三轮体空,才能够达到布施波罗蜜,上上的檀波罗蜜。

这一段把它贯串一下:说: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,觉了一切诸法都是自心所现的一种妄想量摄受,对一切法绝对不生妄想,于自心的能所二法非有自体性彻底地了悟,因此一切法不生妄想,连布施生命、头目脑髓布施也不生妄想,于未来诸六趣果摄受非有其分,“非有其分”就是不会再转世,“非分”就是非有其分,也就是不会有六道轮回了,他这种布施达到真如的智慧,所以于诸趣摄受非分,诸趣就是六道轮回,对于六道轮回的果报,摄受非分,绝对不会被六道轮回所摄受,简单讲,就是跳脱六道轮回。自己在自己的心中,对于所布施的色相绝对不计著,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故,无条件地布施、无相地布施、三轮体空地布施,生檀波罗蜜,起上上方便。诸位!这个布施还得要注意!说,真布施不怕假和尚。诸位,这句话刚好颠倒,真布施才要怕假和尚,假和尚他这个钱拿去造业你怎么知道呢?也许他拿去造功德,也许他拿去做功德也有嘛,但是我们真布施还是要怕假和尚。

【注释】“觉自心现妄想量摄受,及自心二故”:“二”,是指能所二法。谓觉了一切诸法唯是依于自己所现量,而起摄受取著,而起摄受取者,及如实知见自心能所二法皆非有自体性。“于诸趣摄受非分”:以其不求未来六趣果报,故于诸趣之摄受,非有其分。“自心色相不计著”:于自心中,对所施之色相不计著。此即不住相布施。言“色相”,即(就是)包括该“该”就是包括。包括一切六尘之相。“生檀波罗蜜,起上上方便”:谓菩萨于内心,外迹俱舍,“迹”就是所谓的相。凡走过必留痕迹,“迹”就是相,相就是法,法就是境,境就是义,以外法、外相、外境、外义,俱舍就是不著,以第一义心。故(所以)能圆摄六度,生檀度,生檀波罗蜜,而以檀度冠诸度之首,作大法施,故(所以)称上上方便。

诸位!修行从懂得分享开始,懂得分享就是布施,懂得分享,诸位唷,你注意看看,你把好吃的东西分享给大家,你人缘越来越好,人家越来越尊敬你。我们有一个同学,买了那个水果,买了那个水果怕人家看到。喔!一个人,因为他只想自己吃嘛,自己吃,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了,只有他不知道,他每次买水果,都用一种东西掩饰起来。那是他的钱,他的自由,我们不能批评人家,或许是我们如果有钱买水果,是不是也偷偷包起来偷偷吃,这个是不知道。那个时候是学生时代,然后大家都知道买水果没有其他人的份,不过这个也是自己的看法。像我在念建国中学的时候,有一次去练跆拳道,我们那个教练,每天一定要侧踢,要旋踢,结果那个时候在师范大学集训,那个要升两段的,下来的时候,刚好碰到人家卖这个爱玉冰,那个爱玉冰,走到一半,三、四个同学,大家都是建中的,练跆拳的,走到那边的时候,我实在是很穷,因为也很不小心,投胎成给师妈做儿子,身上只有装般若智慧没有装什么零钱,没办法了,读高中,口很渴,结果那个同学走过去,刚好爱玉冰在前面,他第一句,我们那个同学长得高,也壮,他就跟我讲,他说:我走美国路线的,对不起,我从来不请客,你也不需要请我。真的喔,他就跟我当场就这样讲了。然后我两只眼睛一直看爱玉冰,他不买一包给我吃,到现在你看多少年了我还记得。你看,才五毛钱,他一包都不买给我吃,也不是很贵,我这两个眼睛一直盯着那个爱玉冰,那个口又很渴,哎呀!那种感受真的不会讲,那时候还没有出世间的波罗蜜,那我那时候我就说:嗯!这么吝啬。没办法,人家不请我。他直截了当就跟你讲了:我走美国的路线,不请客的。后来他成绩不怎么好,我在上课的时候作笔记,Notebook,作笔记,很认真地作笔记,他要来向我借笔记,我说:抱歉,我也是走美国的,不借,很抱歉。心里里就浮现那一碗爱玉冰,不请我(师父笑)。不请我,你下次没笔记可以看。

注释:“觉自心现妄想量摄受,及自心二故”:“二”,指能所二法。谓觉了一切诸法唯是依于自心所现量,而起摄受取者,及如实知见自心能所二法皆非有自体性。“于诸趣摄受非分”:以其不求未来六趣果报,故于诸趣之摄受,非有其分。“自心色相不计著”:于自心中,对所施之色相不计著。此即不住相布施。言“色相”,即该一切六尘之相。“生檀波罗蜜,起上上方便”:谓菩萨于内心,外迹俱舍,相法义境俱舍,所以第一义心故能够圆摄六度,生檀度,而以檀度冠诸度之首,作大法施,称上上方便。为什么重复念一遍,加强你的印象,你就知道怎么来布施。

【义贯】“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”,谓菩萨摩诃萨“觉”了一切诸法乃是依于“自心”所“现”之“妄想量”,而起之“摄受”计著,“及”如实知见“自心”能所“二”法皆非实有自体性“故”,而于一切法“不生妄想”,因此“于诸趣”之“摄受”取著“非”有其“分”,(以其不求未来三界六趣果报故),于“自心”中对所施之“色相不”妄“计”执“著”,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,不为己乐,但“为”利益“安乐一切众生故”,而“生檀波罗蜜,起上上”之度生“方便”是名为出世间上上波罗蜜之檀波罗蜜。

【诠论】大小二乘之六度差别在于:小乘以滞于心迹,就是着心相,(所以)能所炽然,大乘菩萨以了唯心,故能所不可得故(所以)能所双泯,三轮体寂。由于菩萨了知法性,其体本无悭、“了知法性”的意思就是:法界性本来就空,你妄贪、妄嗔、妄痴都不对,所以我们布施是通达于法性,空性的很自然的布施,有的人没办法,有的人布施那钱,像要他的命一样的,诸位!很奇怪,佛经里面讲,金钱就像种子一样的,这个种子放在口袋里面它不会成长的,你要让这个种子开花结果,越来越多的种子,越来越多的水果,那就是一定要把这个种子撒出去,简单讲口袋里面的种子不布施出去,那么你就将来没有果实可以吃,你今天的金钱不懂得布施、悭吝,注意喔!你一布施你的钱就像要你的命,那么生生世世这一点做得不够,有的人他经济不是很好,可是他就很能舍,师父看到这个就非常的感动,因为我们了解他的家庭经济。哎呀!这个了不起!那么了知法性其体本无悭、染、瞋、怠、怠就是怠惰,痴、乱等,故(所以)随顺这个法性,就是随顺真如法性的意思,而行施、戒、忍、进、禅、智六度,皆契究竟极理。

【即于彼缘,妄想不生戒,是尸波罗蜜;即彼妄想不生忍,知摄所摄,是羼提波罗蜜;初中后夜,精勤方便,随顺修行方便,妄想不生,是毗梨耶波罗蜜;妄想悉灭,不堕声闻涅槃摄受,是禅波罗蜜。自心妄想非性,智慧观察,不堕二边,先身转胜而不可坏,得自觉圣趣,是般若波罗蜜。】

即于彼缘,这个彼缘就是所谓持戒的因缘,持戒的因缘就是譬如说有止持、有作持,有持戒、有犯戒种种的戒律的意思,即于彼,简单讲“毗尼”就是持戒的意思。一切境缘,持戒,没有能持之心没有所持之境,统统没有,用本性持戒。“妄想不生”注意这四个字,前面檀波罗蜜,就教你妄想不生,这里持戒是用本性持戒,真如无相心持戒,所以妄想不生,意思就是:我没有能持之心,也没有所持之戒法,万法都是真如的性戒,本性本自具足的戒律,就是本性之戒是尸波罗蜜。这样才能够达到持戒的自性清净的戒律的波罗蜜。只要你有妄想能持之心,能持戒的心,所持戒法的境界,那么妄想一生,就不是尸波罗蜜,因此什么叫做持戒波罗蜜呢?就是没有能持之心也无所持之境。以即彼妄想不生忍,知摄所摄,是羼提波罗蜜。那什么是忍辱波罗蜜呢?就是于一切法,还是注意听!“妄想不生”还是“妄想不生”六度里面统统补这四个字“妄想不生”,成就了无生法忍,为什么?你有能忍、所忍,就不叫做无生法忍,你要无能忍的心、无所忍,通达空慧,毕竟空寂,修忍辱行的人,不生忍辱的观念,所以及以彼一切法,无能忍、无所忍,也不生成就,也不生妄想,妄想不生,所以这样就能够成就无生法忍,了知一切能摄所摄是不可得,没有能忍亦无所忍,这个就能够达到忍辱,就是羼提波罗蜜。

初中后夜,精勤方便,初夜就是从晚上六点到晚上十点,中夜就是从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,后夜就是从凌晨两点到清晨的六点,称为初夜、中夜、后夜,我们说二六时中嘛,二六时中嘛!白天分三时,晚上分三个时辰,那么他们印度一个时是四个小时,所以叫做二六时中,二就是一个白天、一个晚上,六时,白天三个时辰,晚上三个时辰,他们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四个小时。那么中国分成十二时辰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子时、子、丑、寅、卯,中国分十二个时辰,那么西洋分成二十四个小时,印度分成六个时辰,一个时辰四个小时,所以叫做初、中、后夜。精进,精勤方便,也就是绝对要打破无明烦恼,在精进的时候,连精进的相都没有,随顺真如,修行方便,方便就是精进,随顺真如无相,而修行方便精进,这个时候要注意还是妄想不生,妄想不生则无能所,没有能精进,也无所精进,一切都是由真如心。诸位!心不起妄是名真精进,这一句话特别的重要,心不起妄是名真精进,就是跟这一句话完全相应,心不起妄想是名真精进,这个是真正精进的人,如果心起妄想,那么有能精进,所精进,这不是真正的毗梨耶波罗蜜,毗梨耶就是精进波罗蜜,精进波罗蜜。接下来,妄想悉灭,不墮于声闻、缘觉,不堕于声闻对涅槃之摄受,也就是不取证声闻之涅槃,不取,不堕于声闻对涅槃的摄受,就是不取证声闻之涅槃,这个是禅波罗蜜,也就是不堕于声闻,对于涅槃的一种执着。简单讲就是不取证于涅槃,这个叫做上上的一种禅波罗蜜。

接下来,了悟了自心妄想非性,非性就是空无自性,空无自性而不生妄想,这个是用正智慧观察,怎么样?不堕二边,不堕二边就是不起有无之知见,先身转胜而不可坏,就是先前的业所得的这个色身,叫做先身。以前所业报得的一种色身,现在转成殊妙了,转成法了,以法为体了,就像我们的世尊,转全身都是舍利子,金刚舍利而离于生灭,不可破坏,得自觉圣智,这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。我再把它念一遍,“即于彼缘,妄想不生戒,是尸波罗蜜;即彼妄想不生忍,知摄所摄,是羼提波罗蜜;初中后夜,精勤方便,随顺修行方便,妄想不生,是毗梨耶波罗蜜;妄想悉灭,不堕声闻涅槃摄受,是禅波罗蜜;自心妄想非性,智慧观察,不堕二边,先身转胜而不可坏,得自觉圣趣,是般若波罗蜜。”

把它贯串一下:如果有人对于持戒没有持戒相,即于彼持戒一切境界,没有能所,没有能持戒的心,无所持戒的法,妄想不生,而这样能成就戒律的波罗蜜,也就是所谓的尸波罗蜜;简单讲就是自性清净戒,没有能所,即彼一切法妄想不生,怎么样?不生能忍之心,所忍之法,这样子能够成就无生法忍,了知能摄所摄,万法不可得,没有能忍,亦无所忍,这样能够成就忍辱波罗蜜;在初夜、中夜、后夜都精进方便,连精进相都不可得,随顺真如修行方便精进,这样的精进,没有能所,妄想不生,是毗梨耶精进波罗蜜;接下来,还是妄想不生,妄想悉灭就是妄想不生,也不墮于声闻对涅槃的一种摄受,一种取证、一种执着,这个是上上禅波罗蜜;接下来,了悟了自心妄想非性空无自性,而不生妄想、以正智慧观察,不堕二边,不起有无知见,以前所得到的这个果报身,由于证得不生不灭的般若智慧,所以慢慢地转胜妙,胜妙身顿成法体,而离于生灭,不可破坏,得自觉圣趣,是般若波罗蜜。

【注释】“即于彼缘妄想不生戒,是尸波罗蜜”:谓尸波罗蜜,即是于止持作犯,这个要把它对调一下,“止”跟“作”这个是一对的,那么“持”跟“犯”是一对的,要“止持”跟“作持”;然后“持戒”跟‘犯戒“。所以应该讲这四个字是对调的,研究过律学人都知道,叫做止持作犯,止持作犯应当讲‘止作持犯’,止持跟作持,持戒跟犯戒,这样,没有学过戒律的人不太了解这个。止持就是什么应当停止,作持就是比丘应作比丘事,半月半月应当而萨啦!要堕机懂得种种的羯磨,叫做作持,那么什么是持戒,什么是犯戒,能持所持等一切的境缘上,妄想分别之心不生,心得清净,而得成就性戒:自性清净戒,不假造作,自性当然自然就清净,此即是尸波罗蜜。

“即彼妄想不生忍”:忍波罗蜜即是于能忍所忍等诸法相上,妄想分别之心不生,即得成就无生之忍,称为“不生忍”。“妄想不生,是毗梨耶波罗蜜”:谓能勤所勤之妄想俱不生起,亦即(也就是)勤念不生,是为真精进,此精进甚深甚难,斯为究竟,故称波罗蜜。“妄想悉灭,不堕声闻涅槃摄受,是禅波罗蜜”:“禅”,具云禅那,义为静虑。谓菩萨达心意意识灭,一切妄想悉不生起,而以悲愿拔度众生;虽得涅槃,而不取证,所以不堕于声闻之涅槃,称为上上禅波罗蜜。“先身转胜而不可坏”:“先身”,先业所得之色身。谓先业所感得之色身,转为胜妙,顿成法体,离于生灭,故不可破坏。所以一切佛弟子当以法为乐,以法为乐,因为这个色身,你再怎么清洗,再怎么化妆,还是一样臭皮囊,也是留不住的、留不住的。

【义贯】所谓尸罗波罗蜜者,“即”是“于彼”止持作犯等境“缘”上,能持所持诸“妄想”分别之心皆“不生”起,心得清净,而得成就性“戒,是”名为出世间上上“尸”罗“波罗蜜”。所谓羼提波罗蜜者,“即”是于“彼”能忍所忍等境上,“忘想”分别之心“不生”,而得成于无生之“忍”,如实了“知”能“摄”(能忍)之心、“所摄”(所忍)之境皆非实有,“是”名为出世间上上“羼提波罗蜜”。所谓毗梨耶波罗蜜者,意思是哪一种人称为最精进的人呢?为于“初夜、中夜、后夜精”进“勤”习种种“方便,随顺”如实法性而“修行”如实法性就是见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,就是一定要用本性修行,才能得到般若波罗蜜,叫做如实法性不生不灭的心,而修行无上智慧“方便”,能勤所勤之“妄想”分别“不生,是”为出世间上上“毗梨耶波罗蜜”。这是真正的精进。

所谓禅波罗蜜者,为一切“妄想”分别皆“悉”寂“灭”,而“不堕”于“声闻”对“涅槃”之“摄受”计著,“是”为出世间上上“禅波罗蜜”。所谓般若波罗蜜者,为觉了“自心”所现一切“妄想非”有自“性”,意思就是妄想不生,以正“智慧观察”妄想境界,“不堕”于“二边”邪见,不起有无见,当然就是不起妄想了,“先”业所得之色“身转”为“胜”妙,顿成法体,离于生灭,故“而不可”破“坏”,证“得自觉圣趣,是”为出世间上上“般若波罗蜜”。在这里有一个附带的,也就是修行人,他得到法的喜悦,越修行,他的色身越来越殊妙,如果你的修行越来越烦恼,你的貌相越来越糟糕,脸越来越黑,眼眶实在黑得是不像样,你的修行方法错误了,脸上不掛一丝的笑容,好像看到你,欠你很多钱,对不对?那个你的修行就有问题,哲学家说:四十岁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貌相负责,师父补充一句,五十岁的修行人,要对你的心境负责,师父上个礼拜讲的,什么是无明,就是把一切黑暗面还有负面的情绪,全部加起来,总和,叫做无明。无明就是总合一切心灵的黑暗面,还有负面的情绪统统加起来,这个叫做无明。

【诠论】六种出世间上上波罗密,皆言“妄想不生”,或言“悉灭”,或言“妄想非性”,即(就是)表示六度行相虽异,然皆以离妄为本,若能离妄,则真体独现:真体若现,即至彼岸。又离妄者,即是离于妄识,若离前七妄识,即得契合八识真常。复次,种种度门,皆为度心;而度心,即度此妄想心,是故六度种种行相,皆以离妄为本。总结,要把它结论一下,修行必须从真如无相下手,不生不灭的真如无相下手,不是观这个观那个,什么不净、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都不是!从不生灭的真如心性下手,必须以真如无相布施,才能成就檀波罗蜜;必须用真如无相持戒,才能达到持戒波罗蜜;必须用真如无相修忍辱,才能达到忍辱波罗蜜;必须真如无相精进,才能达到无相精进波罗蜜;必须用真如无相修行,才能到达真如无相的禅定波罗蜜;必须用真如无相的般若智慧,才能达到无相正智的般若波罗蜜。六度统统必须以真如无相法修行。

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空无常刹那,愚夫妄想作,如河灯种子,而作刹那想。刹那息烦乱,寂静离所作;一切法不生,我说刹那义;物生则有灭,不为愚者说。】

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空,佛所说的诸法,讲一切法空,一切法无常,一切法刹那,这什么佛要这样讲?那是要对治愚迷的妄想计着,愚痴的凡夫的迷惑的众生,他的妄想太多了,计着万法都是常的,所作之言说,众生不知道:天是棺材盖,地是棺材底,无论闯哪里,总在棺材里,众生不知道这个道理,因此拚了老命也要去唱唱歌,KTV一唱,唱到凌晨。酒一喝了,喝了几打,醉醺醺的,前几天讲了,警察去执行任务,结果他们也去唱KTV完,再去喝酒,那个才小女孩,这个姑娘喝到不醒人事,才二十几岁的姑娘,打扮得很摩登,时髦,Fasion,喝酒喝到醉烂如泥,那个警察把她扶起来,问她,你家住哪里啊!我家住外太空,那个喝到警察没办法问,放着,结果警察也没办法,因为倒了好几个,姑娘又喝得醉了,那警察没办法处理,就让她躺着。把她拖到这个旁边一点,怕这个车子压到,拖到的时候在那边等,等什么,等开单,要不然怎么可以让她醉烂如泥呢?对不对?影响了交通。这些小姐,哎呀!那个新闻报导出来,一个小姐化妆得这么漂亮,对不对?带着眼睫毛,对不对?还有化妆,戴着耳环,一醉起来统统无我,达到一切法无我,忘记自己是谁了!哎呀!看到那一幕,实在是真的很糟糕,她的名字姓糟,她姓糟,名叫做糕,看到,那个谁看到谁敢娶她呢?众生认为这个世间是永恒的,不是唱歌,就是喝酒,不是喝酒就是打牌,要不然就是吃喝玩乐,拚了老命要找快乐,所以佛告诉他,万法是空的,万法是刹那变化的,没有永恒的。

你要放下这些五欲六尘的执着,所以佛说,诸法空、无常、刹那,那是对治愚迷的凡夫,妄计诸法是常的而作计着,有一天你会死的,要做无常观才这样讲的,这个无常,佛教你怎样就像观照一下,就像河流,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,就像孔夫子站在河岸上,说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;就像灯焰,以前没有电灯,那个灯一烧起来,那个灯芯,那个油灯的灯芯点起来,慢慢燃烧,生命就像慢慢快烧到尽头了,简单讲你这根蜡烛已经烧了几十年了,这一根灯焰也快熄灭了!种子常常慢慢的发芽、茁壮、成长,这个如河流、如灯焰、如种子迁改无常而做刹那想,意思就是你千万不要去执着,这些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唱歌、跳舞、打牌,着于这个名利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这些都是会变化的,而佛才叫你作刹那想,刹那息烦乱,刹那说是为了,息就是为了止息,凡夫执着于常见的这种烦恼,众生不知道,无常在屁股后面烧啊!不知道!欸!众生不知道屁股有一把火在烧,就是无常火一直烧,他拚了老命也要追快乐,到最后双手空空。令归寂静离所作与能作,离所作,当然就是离能作,一切法本自不生,我说才是刹那义,佛表达刹那无常,就是空无自性,没有东西叫做无常。不着常也不着无常,是真正的佛在讲一切法无常,讲刹那。

好!归纳起来就是说:佛讲无常就是归纳起来:就是要你认识这一颗不生不灭的真心;没有无常,佛讲刹那败坏,是告诉你体悟没有一种东西叫做刹那败坏,你一定要体悟这一颗心,这一颗心,所以佛示现这个色身由众生共业所感,就算佛想保持也保持不住,因为众生的福报有多大,就是支持世尊的这个色身有多久,众生的福报尽了,如来所示现的五蕴身就灭,可是如来的法身是不生不灭的,如来的法身从来不生也从来不灭的,他示现的这个五蕴身,就看众生的福报,众生有福报,佛就来降世,众生没有福报,如来就隐没,就隐没!因为众生用刹那的心在看如来,如来亦成刹那,何以故?众生的福德在支持佛的色身,福德,众生的福德消失了,如来就入寂灭了,要不然如来怎么会寂灭,为什么实报庄严土看到的如来是无量的庄严,无量的光明,为什么?他看到的不是这个五蕴身,是实报庄严土看到的佛陀,看到的是报身佛,我们看到的是应化身佛,这个就是你的福报、善根、智慧,就是感得这样应化身。那个破无明、见法身的大菩萨,看到的佛是无量的庄严身,所以我们唯一的就是求生极乐世界,就能看到佛的无量的庄严身,在娑婆世界没办法,这个是业报身的世界。物生则有灭,万物有生就一定有灭,这个是一种方便说,而一切法空,一切法无生,没有生灭,这个才是佛的真实说,所以佛陀说,万物有生皆有灭,是为什么?这是权说,而一切法空,一切法无生灭,才是佛的真实说,但是一切法无生、无灭,这个太难理解了,不为愚者所说。因为其义甚深,太难理解了。

我把它贯串一下: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,佛说诸法空、无常、刹那,那是因为对治愚痴的凡夫,妄想计着万法都是常的,拼命地追求种种的享受,佛才讲万法是空的、是无常的、是刹那的,要早日觉悟喔!你这样追求都是不究竟的。无常像什么呢?无常、刹那就像河流,无常、刹那就像什么?就像灯,灯一点就烧,刹那生、刹那灭,然后无常、刹那又像什么呢?又像种子,种子会发芽,会改变,而作刹那想,就是告诉你不要执着这种无常的、会变化的东西。刹那说是为了止息凡夫执着常见的一种执着,凡夫什么时候会想到死的那一关,凡夫怎么会想到说灵魂要寄托在哪里啊!他怎么会想到这个啊!对不对?所以刹那说是为了止息凡夫着于常见的烦乱,令归寂静,离所作与能作,一切法不生,体不可得,所以叫做无生。我说这个才是真正的刹那义。喔!这一句显示什么?佛说刹那,就在强调无生,佛说无常,就在强调无生,喔!原来“刹那”是为了开采真如,讲“无常”是为了开采真如,原来是这个道理,说万物有生则有灭,这是佛一时的权说,方便说、不究竟,而说一切法空实在是没有生灭,这个是佛的究竟义。

但是一切法无生、无灭,这个太难理解了,它其义甚深,甚深故,不为愚者所说,因为凡夫都是见相嘛!凡夫都见相嘛!见相,佛就讲那个你听得懂的,哎呀!譬如说你这个脸会老,会变化,会破坏,会有皱纹,无论你怎么化妆,你也会老。如果是男人,将来有一天会变成老爷爷,牙齿都掉光了,剩下两颗牙,一颗西班牙,一颗葡萄牙。那么女人到最后就会白发魔女传,白发魔女传就是老婆婆那个头发都白了,头发都白了,是不是?白发魔女传,本来一个姑娘漂漂亮亮,到最后如果八十岁还不死的话,那就要拉皮拉好几次,还拉不出来,拉到扭曲变形。所以说呀!我们要了解佛的善巧方便义,还有究竟义。

【注释】“空无常刹那,愚夫妄想作”:佛说诸法空、无常、刹那等著,种种说法皆是随愚夫妄想分别计著诸法为常,所作之随他意语。也就是佛说诸法空,诸法无常或者诸法等等,这些造作种种的说法,是为什么?都是为愚夫妄想分别计着诸法为常,所作的一种随他意语,因为它容易看得到,对不对?人会不会老,当然会老啦!你讲每一个人都有本性,每一个人要见真如本性,谁知道啊!对不对?每一个人都会死,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嘛!每一个人一切法无生这谁理解呢?“如河灯种子,而作刹那想”:“河”,就是河流。“灯”就是灯焰。谓为对治凡愚之常执,因此如来说诸法如河流、灯焰、种子,迁改不常,令其作刹那想,而不复执一切法有常。“刹那息烦乱,寂静离所作”:而所谓刹那,实乃一时权说,用以止息愚夫计常之烦乱,令其归于寂静,离于能所妄作。

“一切法不生,我说刹那义”:然空、无常、刹那等,皆非佛之本怀,但是随他意语。至于佛之本怀,则正欲明一切诸法,本来不生,常住不变,此即(这个就)是佛所说之刹那实义。简言之(简单说),亦即(也就是)所言一切法刹那者本来就空非刹那,本自不生,故名刹那。所以刹那义在显无常义,无常义在显无生义,所以观无常那是一时方便的,真如又不可观,真如应当用悟的,所以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就是这个道理。大乘一下子就叫你从不生不灭的真如下手;小乘不是,慢慢的观、慢慢的学、慢慢的静。“物生则有灭,不为愚者说”:以一切诸法缘生无性,如镜中像、空中华,故(所以)生即(就是)无生,灭即(就是)无灭,无生无灭,即(就是)真刹那义,此义甚深幽密,非证得离念之明智者,则不能了,因此非为愚者而说。

【义贯】“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”佛之所以说诸法“空、无常、刹那”者,皆是随“愚夫妄想”分别计著诸法为常,所“作”之随他意语,因此说诸法“如河”流之水、如(就像)“灯”焰、如“种子”之迁改不常,变动不居,不居,居就是定,我们居住就安定,这里“不居”就是“不定”的意思佛作如是说,“而”令愚夫“作”诸法“刹那”无常“想”,以破其常执。而所谓“刹那”者,实乃一时之权说,以“息”止愚夫计常之“烦乱”,令其归于“寂静,离”于能“所”妄“作”;然而此等皆是随他意语,非佛之本怀;至于佛之本怀,则为欲明“一切法”实本“不生”,所以为什么师父说,大乘不但是究竟说,不但是佛说,还是究竟说,为什么?至于佛的本怀,则欲明一切法本自不生,诸位!一切法本自不生,还有什么“常”跟“无常”,还有什么“有”跟“无”,还有什么“常”跟“断”呢?常住不变,性本不动,相有迁改,所以你看到如来,那是五蕴身的如来,真正的如来是法身,是不生不灭的,是为“我”所“说”之“刹那”实“义”。万“物”以缘“生则”现“有”生“灭”之相,而实无生灭,此真刹那之义,其义甚深,“不为愚者说”。

底下这一段很难,一般众生、老参、初参,这一段不一定听得懂,这一段太难去理解了,接下来:1145页【无间相续性,妄想之所熏,无明为其因,心则从彼生,乃至色未生,中间有何分?相续次第灭,余心随彼生,不住于色时,何所缘而生?以从彼生故,不如实因生。云何无所成,而知刹那坏?】这一段对初学佛法,完全不知所云,不可能听得懂,老参就得看功夫了。

解释一下:无间相续性,这种种的念头,这一段在讨论心念生起来是不可得的,我们常常讲,念头有生起来,这一段在讨论,心念生不可得,后面那一段,心念灭也不可得。说:无间相续性,意思就是没有间断的念头一直生起来,一直生起来,是以妄想之所熏为缘,由于能所不断,所以这个妄想所熏为缘,无明为其因,他的念头、心念从哪里来?从哪里为依据呢?无明为其所依之因,因此一切心王心所从彼而生。这一段的意思就是:心念一直生起来,但是好好的讨论一下,心念一直生起来情形怎么来的呢?众生所认识的情形就是:无间相续的心念一直生起来,以妄想为所熏为缘,同时真正的来源,是无明为其所依之因,内在有生成的地方,有无明为因,又有能所不断的妄想,这样一切心王心所从彼而生,而生诸念头、妄想。

乃至色未生时,这个时候就是说这个时候,我们说能缘心、所缘境,这样有妄念生,这个念头生起来,现在把这个色境拿掉,说乃至色境未生起的时候,简单讲眼根不与色对的这个时候,中间缘色的这个念头,没有境界的时候,有何分?那么依什么而住呢?因为念头生,是依境界而住,现在把境界拿掉,那心以何为住呢?意思就是:求其心的动念不可得。念念相续,也其实是不可得,念是因为境起的,那么这色境未生起的时候,眼不对这个色身,不对这个色、色法,那么中间缘色的这个念头,是依何而安住呢?有何分“分”就是怎么去住,依何而安住呢?简单讲,求其生灭不可得,念念相续也不可得的意思。

接下来,相续次第灭,我们讲的念念、念头,前面那一段是讲念头生不可得,念念相续不可得,接下来这一段,心念灭也不可得,从这里开始,相续次第而灭,其余心随彼生,我们一般来讲,前念灭,这一念,后念才生,第一念灭,第二念才生,第二念灭,第三念才生嘛!这里讲若言念念相续次第而灭,其余心随彼生,意思是说,其余的心的念头,是随彼前面的灭,前念灭,而随着跟着起来,才生起来,所以相续次第而灭,就是第一念灭,然后其余心随彼生,第二念就生,是这个意思。第一念灭,相续次第灭,第一念灭而其余心随彼第二念而生,是这个意思。

接下来告诉你要讨论的,当我们的眼根不对色境的时候,意思就是境界不现前的时候,当不住于色,当不住于境的时候,意思就是眼睛看没有境界的这个时候,何所缘而生,你何所缘而生起这个念头呢?以从彼生故,我们一般的念头,我们说一般的念头生起,是从因为有境界,现在因为这个念头,从彼不住色而生,那么你执着这个念头,没有外境而生起,这个念头,这个情形怎么样?若不缘色境而自然生这个念,这个念就不是能缘心或者是所缘境实在的,因为它没有外境,这个时候以心念,从彼不住外境的色境,这心念而生,如果不缘色境而自然生念,那么这个念头,就是从不如实之因而生,不如实之因而生,因为有境,念头才叫做生嘛!对不对?那么现在境不存在,它生什么呢?灭什么呢?因为念头是从不住,是没有境界而自己生起来,那么如果没有境界而生起来,这叫做妄念,这种生这种念头,这种念头就从不如实之因而生,注意喔!有能缘心在这里不如实不是见性,跟见性没关系,这里意思就是,能缘心要依所缘境才生起这个念头,才建立念头的生起,现在境界不存在,当然就不如实之因而生。

因为无外境故,所以这个不如实,跟不生灭完全没有任何关系,为什么这个经典自己看看不懂,这个因为这个如实,你就认为那是本性,这完全不是这个意思,这里强调的就是,有妄境才会有妄念生,现在没有妄境,就是叫做“此念从不如实这因而生”,因为它没有境,不是真实的东西。云何无所成,而知刹那坏,云何,这是指前面这一段,我们求这个心念的刹那生灭之相,都无所有,连心念的生相都不可得,那怎么能够成立,而却说知道有刹那坏灭之相呢?这第一句话就是连生相都不可得,哪里有坏灭之相,就是这个意思。云何求心念刹那生灭之相,皆无所有,连心念的生相皆不可得,而却能知心念有刹那灭坏之意,怎么可能呢?这一段的意思是说,然而心念的生相、灭相、俱无体性,所以知道,实无刹那坏灭之相本来就不生,哪有刹那坏灭之相呢?所以师父说,要证得无生法忍,是很难很难,要开悟见性也非常非常难,因为很多人有一点法的喜悦,就认为我开悟了,我见性了。如果你这一段听不懂,那就表示,你离开悟见性还很遥远的,你听不懂的话完全不要说你开悟,连一点智慧都没有,连那个念头的生相不可得,灭相更不可能。

好,我整段把它贯串一下:前面的六句是破心念的不生,实无自性,后面的八句是破心的灭念,也无自体性,也不可得,简单讲,生灭都不可得,一切法都是真如的意思。这一段再讲一下,无间相续性,说到心念生起来,这个无间,不间断的,相续的心念一直生起来,从哪儿来的呢?从妄想的熏习为缘,同时依于无明为根本所依为因,而有生相,刹那生相,一切心王,心所,从彼无明,还有能缘,所缘的妄想而生,现在讨论一下,乃至现在心所对的境界,境界不现前的时候,乃至色境未生起的时候,不与眼根对的时候,这个时候中间缘色的这个心念,是依何而安住呢?中间有何分就是不与眼对的时候,中间缘色的这个念头,有何依而住。分,怎么住它呢?就是没有境界,有境才能生嘛!无境你怎么生呢?意思就是:求其生念不可得。

接下来说到这个相续次第灭,第一念相续次第灭,而产生第二念的,余心随彼而生的第二念而生,现在再讨论一下当眼根不对色的外境的时候,当眼不对不住于外境色的时候,它无所缘,那么何所缘,就是它根本没有境界,何所缘而生起呢?何所缘,“缘”就是攀缘外境,它何所缘,它没有外境,何所缘而生起这个念头呢?为什么?因为继这个心念,从彼不住色而生这个念头,如果不缘这个色境,而自然生这个念头,这个念头因为无外境而自然生起,这个念头就是从不是真实外境而引发的,叫做“此念从不如实之因而生”。因为有外境叫做如实因,现在没有外境叫做不如实因,因为无外境故!云何求心念刹那生灭之相都无所有,无所成就是连心念的生相都不可得,哪来的坏灭之相呢?而却能知心念有刹那坏灭之相,这样综合来讨论,整段的意思。然而整个心念,生相空无自性,灭相空无自性,都无自体性,所以我们知道,实在是没有刹那坏灭之意,连生相的刹那都不可得,哪有坏灭之意呢?绝对不可能,万法都是唯是一心,唯是真如,意思就是,这里有个重要关键,“妄本无体”,妄心本来就没有自体性,说妄有生,那个还是妄,说妄有灭,那是无明,那不是真实的东西。

【注释】“无间相续性”至“中间有何分”:此六句,为破心念之生实无自性。谓无间相续性之心念,以妄想之所熏为缘,而以无明为所依之因,一切心心所法,则从彼而生。然而当色境未生起的时候,中间缘色之心念,则依何分而住?以色境未生,不与眼对,故知中间心念实不得相续而生,因此心念之生实无自性。“相续次第灭”至“而知刹那坏”:(这个)八句为破心之灭念亦无体。谓若言心念为无间相续次第而灭,如依等无间缘之义,则前念心灭,便引起后念心生,此则是一念引一念,即念念不停,心心不住。如住于色,则生缘色之心。现既不住于色,为从何缘而生缘色之心?境根本不存在嘛,又,如谓彼心不住于色,色就是境,而能生缘色之心者,那么此即(这个就)非从如实真因而生,“如实”把它补两个字“有境”,这个就非从如实有境真因而生,因为我们都共同承认,能生都是从境,能缘,所缘,这样才建立如实的境,所以这个如实跟不生不灭完全没有任何关系,但是文字完全一模一样,例如说石女所生之子。石女所生之子,你的儿子几岁了?她就是石女,石女就是没有女人的生殖器,石女,她没有办法生孩子。你儿子几岁啊?问这个就很冒昧了,她不会生怎么问她儿子呢?

【义贯】“无间相续性”之心念,以“妄想之所熏”为缘,而以“无明为其”所依之“因”,一切“心”心所法“则从彼”而“生,乃至”于“色”境“未生”起时,其“中间”相续缘色之心念,“有何分”可依而住因为境界不存在嘛(依何分而住)?分就是情形,依照什么情形而住呢?它没有境怎么生起这个念头呢?求其生相而不可得。是时,心念实无有所依而住,故诸心念实前念不至后念,以中间实无物为其所依故,是故心念非念念无间而生;是故心念之生实无体性不可得。若言心念为无间“相续,次第”而“灭”,也不对,其“余”之“心”念则“随彼”前念之灭,而跟着得以“生”起,是则一念引一念,念念不停,心心不住,如是心若“不住于色时”,则以“何”为“所缘而生”缘色之心?若言彼心即使不住于色,亦能生缘色之心,“以”计心念为“从彼”不住色之心而“生故”,此即(这个就)是“不”从“如实”之“因”而“生”。是故心念之生相及灭相皆无体性,若如是者,则“云何”求心念之生灭相皆“无所成”立,“而”却能“知”心念有“刹那坏”灭之相这一段的意思就是:连生相都不可得,哪来的灭相?就是这个意思。因为空无自性,所以万法回归当下,就是本心,就是本性,就是真如,何以故?——然而心念之生相及灭相俱无体性,无体性就是空性,这个是宇宙当中,情与无情都是无自体性,都无自体性就是空性,所以法界性就是众生性,众生性就是如来性。故知实无刹那坏相。本来不生,何有刹那坏相?

我们把最后这一段讲完,今天才告一个段落,1146页【修行者正受,金刚佛舍利,光音天宫殿,世间不坏事,住于正法得,如来智具足,比丘得平等,云何见刹那?揵闼婆幻等,色无有刹那,于不实色等,视之若真实。】

接下来,修真实行的人,也就是修行者,修真如实行,心入三昧正受的人,叫做修行者正受,修如实行,心入三昧的人,心入三昧正受的人,他看到一切世间就像金刚,就像佛的舍利,包括光音天的宫殿,都是世间坚固不坏之事,意思就是住于定中,尚得如此,何况安住于佛的无上正等正觉,得,就是证得,怎么样?如来自觉圣智,如来智具足,证得如来自觉圣智具足的菩萨摩诃萨,比丘得法性平等之智,比丘得平等就是,比丘得到真如法性平等的智慧,又怎么会看到,种种法是刹那不住这相呢?意思是,他看到了金刚佛性,金刚佛性就是不生不灭。揵闼婆幻等,色无有刹那,如揵闼婆,如梦幻,色其实是没有刹那,当体就是空相,当体就是空性,空性就是实相,无相无不相,愚痴的凡夫于不实如幻的色法,外在境界,怎么样?视之若真实,依之而作,实有生灭之想,迷于诸法不生不灭的真实。

整段把它费串一下:修如实行,心入于三昧的正受,这些圣人见到世间的一切,也像金刚佛舍利一样,光音天的宫殿,都是世间坚固不坏之事,住于定中尚得如此,何况安住于佛的正法得证,得证什么?如来自觉圣智具足的菩萨摩诃萨,这比丘得法性真如平等之智,又怎么会看到一切法有刹那生灭之相呢?一切法如揵闼婆空无自性,如梦幻也是空无自性,一切法毕竟平等,其实万法、万境,色本来就无所谓刹那,刹那是众生共业所感的妄想,愚夫于不实的如幻等色法,就把它当作是真实,依之而作实有生灭,迷于诸法不生不灭之实。

【注释】“修行者正受,金刚佛舍利”:谓修真实行者,于三昧正受当中,见世间一切诸法当体真实,如金刚与佛舍利,性不可坏,无增无减。“光音天”:为色界二禅的第三天(最上一层);此天无有言语之音声,其天人欲言时,自口中发出净光,而为言语,由于以光为音,故称光音天。“住于正法得,如来智具足,比丘得平等,云何见刹那”:谓修行者之定力尚得如此,更何况住于佛之无上正法,而得具足如来自觉圣智,证入法性平等之智的比丘,怎会见诸法有刹那不住之相?“揵闼婆幻等、色无有刹那,于不实色等,视之若真实”:一切法从缘而生,本来不实,如揵闼婆城,亦如幻化等,一切诸色,皆无有刹那相,意思就是一切相都有刹那生相,但是有真实相,有真如之相然而愚夫却于不实如幻之色等,视为真实,依之而作实有生灭之想,而迷诸法不生不灭之实性。

【义贯】“修”如实“行者”,于三昧“正受”中,观见世间一切诸法皆当体真实,犹如“金刚、佛舍利”,及“光音天”之“宫殿”,皆(都)是“世间”坚固“不坏”之“事”。住于定中尚得如此照见,更何况“住于”佛无上“正法”,而证“得如来”自觉圣“智具足”之菩萨摩诃萨、以及“比丘得”法性“平等”之智者,“云何”会“见”诸法有“刹那”不住之相?一切法从缘而生,缘生就是无生,本来如幻本来就不实在的,如“揵闼婆”城,如“幻”化“等”,一切诸“色”皆“无有刹那”相,奈何愚夫“于不实”如幻之“色等”法,“视之若真实”,复依之计实有生灭之妄想,迷不生灭。也就一定会迷于不生灭法,(亦即(也就是):本来不生,何有刹那坏相可得?)也就是本来不生,一切法本来不生,何有刹那坏相可得?例如虚空,你看虚空什么时候生,又什么时候灭呢?它无相的东西。所以在座诸位!无相,无为才是最圆满的,也不造作,本来的面目才是真正的圆满的东西,众生就是这样子,依于不实的东西,就是一直生妄想,一直生妄想一真生妄想,所以你唱歌一直唱,你能得到快乐吗?不行!这辈子要没有听到佛法,你怎么办?凉拌啊!怎么办?哎呀!所以你很庆幸的!哎呀!听到了这个佛法。真是好啊!真是好。如果觉得这个《楞伽经》听得觉得很不错,很受益,应当来护持!好!

请合掌!愿以此功德,消灾在座诸位法师、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,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,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,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。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。

明天是我们最后一天,最后一天,不代表我就能轻松,我还是没有办法,第一点,因为明天结束,在法界缘起里面没有结束,菩提道上,没有叫做Summer vacation  or holidayi没有的,在法界缘起里面,无尽的菩萨道里面,所有的缘灭只是另外一个缘起的开始,所以你们先休息,我讲完了,我没有办法休息,接下来,818就是斋僧,901,九月一号又是斋僧,他们不会让我太闲,所以你们有快乐的时间,我没有,我要继续承担这个责任,在法界缘起的这个世间,没有所谓的Finish or over 没有的,它没有所谓的结束,因为你今天的结束是另外一个开始嘛!所以法界的缘起,既然发了大菩提心,不过欠人家的债要去还,人家那个新加坡打电话来,打了多少通,对不对?来三十几个人,来在跟你跪。跪唷!他说师父不答应,我们就不起身,啊!真的。那个时候在讲《楞伽经》,这是责任,我真的不能答应,不能答应,我说你慢慢跪,你们不起来,我先起来,没办法了。这个欠新加坡一场。接下来,就是香港,那么要办这个佛学讲座,可能在香港。好,明天最后一天,希望大家再来。好!下课!(未完)

楞伽经一二三四目录 01-107(未完)

楞伽经一二三四五目录 01-127(未完)

楞伽经 127:你现在的一举一动一个造作,统统影响到你临命终往生

楞伽经 128:法身意思就是:得大解脱、得大自在,证量的解脱境界

楞伽经 129:如来的法身跟解脱、法身跟涅槃,是非异非不异

楞伽经 130:停留在经典上看看、说说是很悲哀的,经验第一义谛才是可贵的修行

楞伽经 131:正统的正知正见的法师和居士都是以法为乐,以传法身慧命为己任

楞伽经 132:比丘要试验自己的定力,远远不如远离女众,比丘尼也是一样

楞伽经 133:修行人以无相见者为殊胜,就是见一切法非相,见一切法空相

楞伽经 134:你要能放得下,不必跑到千里参名师,放得下你的心就是你的善知识

楞伽经 135:佛法是纯阳不是阴阳,修阴阳法不符合佛的正见和戒律的

楞伽经 136: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,佛陀把最严重的断灭见排在第一

楞伽经 137:说去极乐世界其实是一种转化的工程,心一直转化变成净土的因

楞伽经 138:说我永远爱着你那是骗人的,不要期盼在某时空定位某事情是永恒的

楞伽经 139:如果弃舍了一切有为度化众生之事,佛种就会断,弘法利生很重要

楞伽经 140:好的习惯你要培养,恶的事情一点都不能去做,会变成习气很难断

楞伽经 141:无间的修行就是修行充满念念般若智慧不被烦恼所间隔,念念起观照

楞伽经 142:把别人判为魔道或者是不对,认为我就是真,这个就是魔的心

楞伽经 143:你不可能生生世世做人,六道轮回改头换面互有高下,很公平的

楞伽经 144:只要是大乘的佛弟子,楞严跟楞伽是必修的,没有任何的选择

楞伽经 145:统统放下名、放下相、放下妄想,就是正智

楞伽经 146:时刻调整你的心跟佛一样,临命终你的心频率跟佛一样,佛才能来接引

楞伽经 147:生死实在是没有边际,心没有妄想,那个心就是涅槃

楞伽经 148:所有的刹那都是第六意识心著境熏习而来,第六意识是最强大的熏习力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